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007量子危機》瑕不掩瑜,和皇家夜總會比雖不中亦不遠矣

  英文片名:Quantum of Solace
國家:英國、美國
片長:106分 年份:2008
IMDB:6.7 爛蕃茄:64%
發行資訊:台灣地區2008/11/07上映
相關連結:故事簡介與上映戲院查詢
一言以蔽之:這片不看,還看什麼?


剛剛從《007量子危機》的媒體試片回來,就趕快上來寫給大家分享一下了。首先先說一下全新改裝數位西門大國賓的體驗:網友 Movie Fan 介紹的好位子區域,剛剛好都被貴賓席佔去了,雖然在安檢一開始時就入場,但進去時還是中間的好位子已經滿座,所以坐到了差不多十七排側邊不太靠牆比較靠走道的位子,還是有一點因為距離所以兩邊音效落差比較大的不對稱感(一開始國賓的老闆出來講話時,坐靠左的火行者的左耳都快聾了,心想,是怎樣,電影都還沒開始,就在展示音響威力嗎),可以的話建議大家還是盡量劃中間的位子,以免單一邊的耳朵耗損較快。不過,數位的感覺真好,基本上,這種片子只要能劃到好位子的話,就一定要到大戲院且最好是數位戲院享受頂級效果的,這部片子也是從頭打到尾動作幾乎沒停過。

好了,接下來就開始談電影。
《007量子危機》的故事是接續《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進行的,如果沒看過《皇家夜總會》,請無論如何一定要先看《皇家夜總會》,不然《007量子危機》一開始你就馬上搞不懂誰是誰、他們在做什麼了;至於看過的人,如果因為時間過久已經淡忘,還是建議先重看一次《皇家夜總會》(反正很好看,多看幾遍無妨)溫習,記一下幾個重要角色的名字(因為大多已經死了,所以在《007量子危機》中是不會給你看到他們的臉而只提到名字的),這樣才對得起《007量子危機》。

兩部片子相較之下,還是覺得馬丁坎伯〔Martin Campbell〕技高一籌,先前和網友們聊《007量子危機》時,有提到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雖然有許多很棒的作品,但都不是商業動作路線,所以比較擔心他這方面的表現。現在可以給個答案了:不用擔心。《007量子危機》的動作並不少,而且非常緊湊,從路上打到街上打到水上打到天上…但火行者個人還是比較偏好「路跑」時的動作,雖然也沒有《皇家夜總會》一開頭採用跑酷來得那麼精采,但在大街小巷快速穿梭,高難度動作接二連三,瞬間就要做出攸關生死的決定,立即反應,遲疑就是死路一條,看丹尼爾克萊格〔Daniel Craig〕在這種情況下的表現,只能說是太帥了,果決的快狠準實在過癮,而馬克佛斯特還用了一個火行者很喜歡的鏡頭,在兩個人打鬥從高處落下時,他的鏡頭跟著向下衝,雖然只是短短幾秒鐘,卻能感受到如果你就是在其中一人時突然跌下去跟本不知道下面有什麼還得要反擊的感受,太有臨場感了。這些近身對戰和追逐,也展現出龐德的實戰能力和他那不怕死的衝勁。
反而比較不偏好使用交通工具的極速動作,因為這一型的場面雖然大,但也會比較多設定上的技巧,比如說誰會翻車誰不會等等,會比較編劇導向,編劇說這時要出現一艘船讓它撞就會出現一艘船,而不是像真正在打鬥時,會要利用身邊的地形和個人的快速反應來決勝負。因為《007量子危機》比《皇家夜總會》多加了些這種砸錢砸出來的動作,所以反而在這方面的感覺沒有《皇家夜總會》那麼好。

故事上,也差《皇家夜總會》了一點,像是接續著《皇家夜總會》就開始不斷地追線索,追到一條線就再追下去,每個地方都有一些動作場面,一直追到核心,真相大白,該抓該殺的也都解決了,就完成了一部電影,所以在這個架構上,《007量子危機》像是《皇家夜總會》的後續附加品,而不是那麼獨立有完整故事的一部電影。

這次的女主角歐嘉柯瑞蘭寇〔Olga Kurylenko〕,重要性不高,其實有沒有她並不會影響太大,只是整個過程中的一個「番外篇」女主角,有她自己的過去和目的,和龐德剛好碰上,就順便互助合作而已,這個設定的感覺,也不如《皇家夜總會》來得好。
至於男主角丹尼爾克萊格呢?他還是很行,也很有型。可以演出那種心中有著怒火、愧疚、懷疑、許多不知道該不該處理的情緒,但又因為他要做就要做到底的責任感,把這些感受硬是封閉禁錮在心底的那種…另類冷血,因為有情而造成的冷血,給了這個角色一種十分有吸引力的味道,你知道這個人不壞,但你也知道這個人永遠無法親近,他有一種注定的孤獨,竟然又能讓你很安心…這是很奇妙的五味雜陳。
《007量子危機》也多發揮了一點龐德和M之間的信任,還揶揄了一下M像是他的母親一樣。不過就MI6這樣的組織而言,對一個能力如此強的幹員,的確是無法百分百給予所有的信任,MI6老是煩腦這些事情的時候,龐德就是不管這些政治的東西拼命追他認為該追的、做他認為該做的,也許正是他這種沒大沒小的性格,才能和M有帶著一些淡淡友情的主從關係吧。(也蠻喜歡這部電影結束時,這兩人的最後兩句台詞,不過就不說出來了,總之那兩句話也說出了他們在這共事關係上心態的差別)

反派,說真的,不是特別讓人興奮,看起來有點痞,氣勢不是很夠,卻又掌大權,形象和實際上給觀眾的感覺有差異,如果這個秘密組織真的那麼厲害,裡面的重要人物似乎還得要再有質感一點,手下也應該要再強一點才對,所以對這次的敵手,只能說是以量取勝,並不會印象深刻。

手法上,馬克佛斯特用了很快的剪輯來增加電影的速度,在這緊張刺激中,觀眾也比較不會去思考一些合理性的問題(比如說「為什麼他不怎樣」「為什麼他可以怎樣」),他還是把007系列電影該有的商業娛樂爽度提得很高,但如同前面所言,馬丁坎伯是技高一籌。倒是馬克佛斯特加上了一些比較藝文的設計,比如說他把在歌劇演出時後台的打鬥和台上的演出,用優美的樂聲做背景,穿插呈現,感覺是很不一樣,至於適不適合用在007的電影當中,就看個人喜好了。倒是有一個小地方火行者覺得不太習慣的,在人群中追殺時,難免會有路人受傷,通常過了也就算了,《007量子危機》中有一段竟然在追逐的兩人已經跑到別的地方去了之後,還剪接了一段路人躺在地上流血有其他路人在驚叫的小片段,看起來突兀了些。

內心戲,《皇家夜總會》浴室的那一段實在太溫柔感人了,《007量子危機》也很難去勝過它,這次的女性角色在塑造上不那麼有說服力,《皇家夜總會》會讓你覺得兩人之間的感情是發展出來的,《007量子危機》的關係則是兩個都被過去綁住的人碰巧在一起而已,火場的一場戲,似乎有點類似要做出《皇家夜總會》的浴室戲感受,卻不是那麼能把感情帶入。

至於幽默感,成份比較不高,丹尼爾克萊格演的007,還比較「真實」,而不是像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那種比較油一點會和美女說些聰明玩笑雙關語的人,就連丹尼爾調情起來,也覺得不是那麼像花花公子,所以在《007量子危機》中有一段「美女送上門」的戲,必要「性」似乎也不是很大。
反倒是有幾個好玩的雙關語,電影沒有翻得很有感覺,dead end 翻成死棋還可以(龐德保守地告訴M他殺了嫌犯,就說這個人是個 dead end,也就是這條線索不通了,也雙關指出他死了),另一個是英國首相辦公室的人,一見到M就無耐地問說龐德又怎麼了?是「legally blind」了嗎,字幕只翻出「是瞎了嗎」,其實這個詞原本的意思是「法定視障」,但用在《007量子危機》中,應該也是有帶著諷刺說他無視法律的行為。

說來說去,《007量子危機》是不比《皇家夜總會》來得好看,但再怎麼說,也是一部重頭精采到尾的電影,就像忘了哪位網友提到的,不可能片片都像《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一樣(身為極品的續集還能成為超極品),《007量子危機》至少還是比大部份的商業動作片或是一些過去的007電影來得好看,大家只要知道它的定位設定好正確的期待,還是一定要看的電影!

P.S.對IT方面有興趣的人,在MI6可以看到「電腦桌」,真的是電腦桌喔,桌面就是大型觸控面板,非常有趣且直覺的UI設計,整個情報單位的科技完全不輸角色的魅力。
 
 
火行分說  滿分10
–分說,不分說,由分說!

 
克萊格  ★★★★★★★★★★
動作   ★★★★★★★★★☆
劇情   ★★★★★★★☆☆☆
角色深度 ★★★★★★★☆☆☆
導演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007量子危機》電影預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