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幾種人就有幾種觀點

  英文片名:The Snow White Murder Case
國家:日本
片長:126分 年份:2014
發行資訊:台灣地區2014/07/18上映
相關連結:故事簡介與上映戲院查詢
一言以蔽之:要抓對方向,不是殺人或辦案,而是觀點與網路文化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是一部很容易被錯誤期待的電影,所以這裡要先說明一下它是怎樣的片子,才不會選錯了口味而覺得兩小時很難熬(試片當天我隔壁的高大男子就不斷的抖腳、蠕動、換坐姿、和同行朋友聊天、看手機,他又很大隻超明顯的也超干擾我看片心情的,到後來我都想要殺人了!)。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的主軸是一件謀殺案沒錯,過程也都是在找兇手沒錯,但不要抱著看懸疑的心態去電影院,這樣可能會很失望。被殺的女子雖然身中非常多刀又被焚燒(這不是梗,電影一開始直接出來的資訊),但《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也不是在講變態殺人魔,所以若期待看到黑暗的氣氛或是恐怖的內心扭曲,那也會覺得完全不合口味。


反而,我覺得《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比較多的重心是在探討社會現象,以及一個事件當中每個人的角度。只是用一件殺人案來當作範例,實際展示出來也讓我們親身體會一下而已。所以說,《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當中的一些小細節可能會有一點幼稚(若是要看超聰明殺人或是超黑暗心態的話就會覺得可笑吧),但我不是說電影幼稚,我說的這些幼稚卻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幼稚,比如嫉妒誰就去做什麼小動作、辦公室間的八掛、故意跟誰去說什麼話、看到誰和誰有怎樣的互動就做什麼猜測、小學給同學取的無聊綽號、用一些怪力亂神的方式對付不喜歡的同學(我們小時候還有筆仙什麼的哩)、或是少女有些蠢蠢的甜美幻想等等…其實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有許多這種幼稚的事情的。雖然片中也常常會帶到這類事情,但《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真正想要呈現給觀眾的,卻是蠻值得思考的省思。

我自己剛好才在我的facebook寫了一小篇有關人與人相處時,雙方對於彼此「友誼」的認定有很大落差的感言,馬上就在這部片中看到了!同樣一個笑容,當事人可能是因為想到其他事而笑,旁觀者可能就解讀成他看到什麼而在笑;對別人的感激是客套還是有好感,雙方的感受也可能是相反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要讓我們體會的,就是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的觀點在看事情,用自己得到的資訊以及自己的經驗就下了判斷,還覺得自己很客觀。這個,才是電影的重點。

就這方面,我倒覺得《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做得還蠻成功的。

一開始就從媒體和twitter網路文化的角度切入,用電視台製作人去訪問死者同事,同時自己在twitter上講些五四三的方式,讓觀眾開始了解這個事件。大部份的民眾,也都是這樣去了解一件新聞的,對吧?也許你不是用twitter是用其他網路社群但應該都能夠懂的,有時候會看看電視上的評論節目(還有名嘴),有時候會看到自己的朋友在facebook發言對新聞事件做出評論,你可能還會參與一下…《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也就是這樣子,讓殺人事件內幕開始傳出來。


然後在這個製作人訪問各個相關人士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看到大家對同樣辦公室中發生的一些事,有著這麼不同的看法和解讀!《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沒有設計得很複雜,可能就是用一個摔破杯子事件、筆被偷事件、迷戀課長事件、粉絲衝演奏會事件等等來當代表事件,然後在訪問不同人的時候都會提到這些事件,所以你就可以聽到全然不同的觀點,且好像每個人都說得跟真的一樣,或許他們也的確是那樣相信著的!也因為《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用的事件都是很容易懂的(也許相對於精密的犯罪電影就顯得有點幼稚),反而可以讓觀眾把心思花在接受不同的視角。

再來,片中一位角色也許了句值得玩味的話,每個人告訴你的事情,都是不傷害他自己尊嚴與利益的,若會害到他自己或對他自己不好的,當然不會告訴你!所以就算是同一件事大家都在場,每個人回憶起來、講出來的重點都會不同,都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避重就輕,不見得是刻意,但人之常情就是如此!

不過,製作人訪談了很多人,所以應該可以比較客觀?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又再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跟著製作人一起去所有的訪談,所以受訪者說了些什麼、在什麼情況下這樣說,我們都知道,然後,後來剪接出來的節目,卻可以很誇張的把一個點放大、炒作,還擷取訪談的片段變成支持的證據,看來頭頭是道,真讓人佩服媒體的力量,且節目上的評論家、名嘴、來賓們也可以配合題材非常正經的把一個議題拿來談得好像很有一回事!

但接著,《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又會讓我們看到當事人的觀點,又是不同的視角,同樣是那些小事情,怎麼其實是這樣子的呢?後來,還有更多的訪談,再繼續製作出來的節目,再度看到節目上的評論家、名嘴、來賓們見風轉舵的能力有多強,馬上可以針對新的證據和方向再煞有其事的熱烈討論起來,好像先前說的都沒發生過一樣,反正什麼題材,他們都能講成那樣就對了。


當然網路上的各種網友發言討論(資訊可能更片面)也是不停進行著,網路上什麼樣的人都有,《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也有表現出來,有人就會很偏激、有人會很白目、有人答非所問、有人會跟著起哄等等。且剛開始可能都跟著罵,知道不同的事時之後又跟著改罵別的,之前罵過罵錯的都無所謂,也蠻現實的,但我們生活中不也很常見嗎?新聞報了哪個藝人不好,到處都看到有人在罵,隔天新聞又報其實是該藝人的誰誰誰做了什麼事,大家又改罵那個誰誰誰…昨天罵錯的就算了?會不會明天新聞又報新的發現時,又發現罵錯了?通常,我們自己都是這些網友中的一名,完全不自覺自己談論時所依據的基礎有多麼不完整,但這次《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讓我們能進入事件,然後回頭去看網友的討論,有點跳脫的味道,果然旁觀者清。

所以《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拍出了很多的社會現象(網路社群八掛、媒體),也提出了許多讓我們反省的地方,若你是對這些會感興趣,那它就是部頗有意思的電影了。同時,以後再去看到有網友在網路上寫了什麼、大家也都跟著熱絡討論起來時,或許會讓你停下來想想,不再那麼急著去發表意見。

抓對方向,再來看《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P.S. 沒用過Twitter的朋友,至少大概知道一下它是什麼就夠了,只要有用過一些網路社交平台應該都不難看懂(電影會把這些訊息用文字方式秀在螢幕上)

 
火行分說  滿分10
–分說,不分說,由分說!


懸疑度  ★★★★★☆☆☆☆☆
黑暗度  ★★★☆☆☆☆☆☆☆
殘忍度  ★★★☆☆☆☆☆☆☆
社會省思 ★★★★★★★★☆☆
社會現象 ★★★★★★★★☆☆
後續思考 ★★★★★★★★☆☆
導演手法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電影預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